2019-09-03 09:09:33
老酒馆虽小,却激荡历史风云;一壶老酒,装得下浑浊乾坤。由国剧顶配阵容打造的年代传奇剧《老酒馆》,开播以来收视率持续攀升,陈宝国、冯雷、程煜等实力派演员飚戏抢眼。
就是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,也被一些人挑出了毛病,槽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。
槽点No.1:节奏太慢
“老戏骨们的演技,也救不了剧情的拖沓!”
“用两集的篇幅才解决一个事,节奏太慢!”
“拖拖沓沓,人物和剧情都是松松散散的!”
作为一部从1928年演到1949年的年代剧,《老酒馆》以山东老酒馆的故事发展为主线,以酒馆里来来往往的人作为支线穿插,稳扎稳打的叙事风格,平平淡淡地讲述了一个故事。
从已经播出的几集来看,剧情可谓环环相扣,跌宕起伏,既吊足了观众的胃口,又有条不紊地将一层层谜团逐渐拨开。观众观看时完全被剧中的人物命运牵着走,生怕有一点错过。
看似节奏平缓,但又有一种暗潮涌动的感觉,慢慢地将人物的关系和矛盾拉开。“看这部剧时竟然给我一种童年陪家里人看剧的心情,那时候年纪小,时光慢,家里人也都在身边。”
《长安十二时辰》48集、《闯关东》52集……故事跨度21年的《老酒馆》46集,说节奏慢的或许真的只适合看快餐剧,那种两个人谈恋爱都能谈六七十集的也没见有人嫌节奏慢。
电视剧的节奏不应该用快慢来形容,而应该用拖沓、流畅来形容,客观地说,《老酒馆》属于节奏流畅那种。相对于那些需要2倍速观看的偶像剧,这部年代传奇剧值得细细品味。
槽点No.2:味道不对
“看不出这拍的是大连,要么得有海蛎子味,要么外来的这一帮说山东话!”
“在大连地界不说大连普通话,有点东北口音也行啊,一口流利的京片子!”
“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味道不太对,一度让人以为这是个开在北京的老酒馆!”
根据导演刘江介绍,编剧高满堂的剧本就是用东北话写的,老酒馆的故事发生在大连,演员如果用东北方言来演绎,确实会更有味道。遗憾的是,最终呈现在电视上的,却是普通话。
在豆瓣上,一些网友因演员满口普通话而吐槽整部剧味道不对,其实《老酒馆》主创团队也挺无奈。按照官方2009年发布的“限制方言令”,“除地方戏曲片外,电视剧以普通话为主。”
对电视剧中不该使用、大量使用和失度使用方言的情况要严格把关,及时纠正,不纠正者不得播出。《老酒馆》不能明知故犯,只能采用普通话作为主要对话用语,牺牲了一些韵味。
方言版电视剧更有时代感觉和代入感,如京味十足的《大宅门》、一股苞米渣子味儿的《刘老根》、天津味浓郁的《杨光的快乐生活》,但是,普通话版的电视剧更有利于传播和欣赏。
对于《老酒馆》来说,尽管最后采用的是普通话而不是方言,由于一众演员都是实力派,精湛的演技完全能镇得住,台词功底也能撑得住,没有影响整部剧的质感,从结果看不违和。
槽点No.3:演员太老
“老戏骨飚戏很精彩,但是年龄普遍比较大,怎么不多启用新演员?”
“这么老辣的剧本,却没有养眼的小鲜肉小花,喜欢看脸的我不看!”
“看到现在,出场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演员,新生代演员几乎没有!”
《老酒馆》的演员阵容堪称豪华,陈宝国、秦海璐、冯雷、程煜等主要演员暂且不论,石兆琪、巩汉林、冯恩鹤、白志迪、张晞临……这些名字也足以说明《老酒馆》演员的水准。
就连只有几集戏份的客串演员都是获得了“金鸡奖终身成就奖”的牛犇老师,已经年过八旬的他饰演一个来酒馆喝酒的老人,蹒跚的脚步以及满头的白发和褶子,实在太让人入戏了。
老戏骨就一个字,稳!有这些实力派演员坐镇,《老酒馆》基本不存在演技和台词不佳等很容易发生在小鲜肉小花身上的问题。这个年代感极强的酒馆故事,小鲜肉小花很难撑得住。
“流量 IP”的套路玩不转了,根据剧情的需要、角色的人设,来选择适合的演员才是正道。尽管陈宝国让人有些审美疲劳,却能把陈怀海演到一个眼神都是戏,很值得年轻演员学习。
“这一票老演员看着就是舒服,敞亮啊!”“绝了绝了真绝了,怎么就每个演员都那么有戏呢!”……导演刘江真的会挑演员,一众实力派演员飚戏,不像看小鲜肉演戏那样恼火。关注公众号,查看老酒馆最新剧情。
《老酒馆》也并非完美之作,观众也有批评的权利,但是就上面的三个槽点而论,有点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。在流量偶像剧霸屏的时代,这种制作精良的国产剧屈指可数!
https://www.taobss.com/voddetail/22349.html
目前小编在互联网搜到了在线版的《老酒馆 》,没有看过的小伙伴赶快去刷一遍。